绝路还是机会?开拓者联防的意图解析
截至目前,开拓者的赛季成绩为8胜16负,虽然在分区排名中处于倒数第三,但与上赛季同期相比,本赛季已显现出一定的复苏迹象。尽管这并不算是实质性的进步,但至少球队暂时摆脱了争夺状元签的局面。在防守端的提升逐渐成为球队复苏的标志,那么他们是否能够进一步改善呢?
回顾比卢普斯执教的几个赛季,可以发现本赛季开拓者使用区域联防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增加。过去,由于球队阵容选择有限且缺乏经验的球员执行人盯人防守较为困难,开拓者通常倾向于采用区域联防,以保障防守的整体性。而今年情况有所不同,开拓者拥有了更多优秀的防守球员,阵容配置也更加协调,这些球员身高相仿,使得他们更频繁地选择人盯人而非区域联防。不过,即便如此,在特定情况下他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考虑使用区域联防。
展开剩余60%原因很简单:球队战术多样化的需求。没有NBA球队会在48分钟的比赛中始终执行同一种战术。常规赛长达82场,如果战术保持不变,敌队将容易提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。开拓者虽然偏好换防,但有时只是基于掩护上下方的切换,目的是让对手在匹配防守时感到犹豫。同理,他们也会在几个回合中切换为区域联防,从而迫使对手调整进攻策略。尤其是在遇到对手替补控球时,开拓者希望通过低风险的策略获得潜在的回报。
在面对不利对位时,尤其是控球后卫和中锋位置时,区域联防的价值愈发凸显,因为即便对手在身高、速度或防守能力上存在劣势,也可以通过掩护轻易突破。随着这种情况频繁发生,区域联防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,以确保中锋能有效保护禁区。此外,本赛季开拓者的后卫群运动能力强,能够迅速填补防线空缺,相比往年,今年他们的区域联防效果似乎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然而,区域联防的主要短板通常是篮板控制。但开拓者通过合理的身高和强大的核心阵容,弥补了这一问题,与往年相比,不再需担心仅靠一名中锋来保护篮板。区域联防还能为承受过多防守压力的球员提供喘息机会,让侧翼和外线后卫在若干回合内得到休整,而无需不停奔跑。当球队人员充足时,这一策略则最大化了球员的价值。
在这些情况下,开拓者不得不依赖年轻阵容,特别是一些新秀球员。相比于一对一的防守,区域联防不仅更简单,同时也降低了沟通成本。因此,偶尔使用区域联防并非坏事。尽管开赛初期战绩不佳,但开拓者在外线防守方面的进步显而易见。目前,他们的外线防守在联盟中排名第12,达到平均水平。如果保持健康并持续努力,后续比赛的数据还有可能逐渐提升。
如果说开拓者存在外线问题,那大概率是投篮不准而非防守不足。球队在外线的出手命中率仅为32.2%,这使其陷入了射程窘境。尽管未来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,但总结来看,开拓者的防守表现已相当不错。
发布于:广东省- 上一篇:股票行情快报:天健集团(000090)11月2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689.56万元
- 下一篇:没有了